|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千尺雪咏唐文皇晾甲石》 全文:东涧流泉此汇宗,瀎潏雄有飞虹势。
 拒以巨石波激怒,瀑拊南下益纵恣。
 久传文皇晾甲石,对境偶为歌其事。
 当年违谏图成功,功竟未能符初志。
 归来晾甲留遗踪,徒资千古人横议。
 岂如渭桥示必克,却能策骑伏颉利。
 此事吾亦近用之,献馘饷军较唐备。
 和颉利事盖在前,躬勤志定故功遂。
 征高丽事乃在后,或因贪得与心肆。
 其致成败鉴分明,长歌示意增虔惴。
 
 参考注释久传长久流传。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诗:“ 江 左重诗篇, 陆生 名久传。” 宋  苏轼 《诗论》:“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 文皇(1).指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谥 文武大圣皇帝 故称。 唐  罗隐 《闻大驾巡幸》诗:“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 文皇 创业难。”《宋史·寇准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犹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对境(1).指对方国家。《宋史·王抃传》:“两朝通好,自有常礼,使人何得妄生事,已牒知对境。” (2).佛教谓与色、声等尘境相对。《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六祖慧能》:“ 慧能 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