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纵悬河辩诳痴愚,理尽辞穷口嗫嚅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绍昙的《讷翁》 全文: 参考注释悬河(1)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2) 瀑布 (3)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 口若悬河 痴愚亦作“痴愚”。愚昧,呆笨。 汉 王充 《论衡·道虚》:“痴愚之人,尚知怪之。”《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不念他日后老景凄凉,却去恋个死人,可不是个痴愚不孝之辈!”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然而如果写‘痴愚’,就不如写‘呆笨’;如果写‘缄默’,就不如写‘不做声’。” 尽辞说尽要说的话。《国语·晋语四》:“ 郑 人以 詹 予 晋 , 晋 人将烹之。 詹 曰:‘臣愿获尽辞而死,固所愿也。’” 穷口犹言多嘴。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末俗矜辩议,穷口祸之源。” 嗫嚅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口将言而嗫嚅。——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