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击筑继慷慨,对景两踟蹰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边定的《送王时敏之京》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击筑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 击筑, 荆軻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 明 张煌言 《愁泊》诗:“往事分明堪击筑,浮生那得数啣杯。” 郁达夫 《金缕曲·寄北京丁巽甫杨金甫仿顾梁汾寄吴季子》词:“记离时,都门击筑, 汉 皋赌酒。” 慷慨(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对景(1).对着眼前景物。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游西园》诗:“对景怕看红日暮,临池羞照白头新。” (2).比喻两相符合;对路。《红楼梦》第三三回:“ 袭人 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家説这戏唱得对景。”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