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廌的《作塞上射猎行》 全文: 塞云委地如泼墨,恶风吹沙变黄黑。 紫髯将军柳叶甲,银騣护阑白玉勒。 铁林子弟八*九千,饮马渡桥过河北。 沙漠黓地古战场,寸草不生地皮赤。 将军指呼令鼓鼙,旌旆悠悠动坚壁。 壮夫露股挟纩温,蕃马鞘脚寒有力。 龟手荷戈指欲坠,气结冰凌满须历。 前驱萧萧近林翳,军声业业震金革。 怪狐跳梁罔两避,虎豹惊骇丧胆魄。 山根浅草枯槎枒,隐隐叶下见兔迹。 武夫张罝四散逐,双兔雌雄中金镝。 自云舍矢不失驰,手持双兔有德色。 凯旋如殪大兕归,喜非诡遇无所获。 常闻武功贵时习,忘战必危欲定国。 搜田以时选车徒,士卒素练务严翼。 季冬物成农事休,民闲庶类亦蕃殖。 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 悲夫王泽寖熄多鬼蜮,蒙恬白起为民贼。 君不见长平鬼哭万人冢,击破秦坑髑髅白。
参考注释山根(1) 鼻梁的别名。古人认为可作心望诊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 (2) 山脚 枯槎(1).老树的枝杈。《宣和画谱·山水三》:“﹝ 宋迪 ﹞又多喜画松,而枯槎老枿,或高或偃,或孤或双,以至于千株万株,森森然殊可骇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 南 ( 南宫认菴 )挺身……急向怒流踊身投,昏懵中,抱得枯槎,听其掀簸。” (2).亦作“ 枯查 ”。指竹木筏或木船。 宋 苏轼 《和子由木山引水》之一:“ 蜀江 久不见 沧浪 ,江上枯槎远可将。” 明 杨慎 《清源楼观涨》诗之二:“枯槎何处下,怒浪几时平。”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诗:“落日穷簷沽薄酒,寒宵危埂繫枯查。” 隐隐(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