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十夫升前一夫洗,落尽煨尘见云献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项安世的《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十夫(1).十人。《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图功。”《吴子·论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 (2).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周礼·地官·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郑玄 注:“十夫,二邻之田。” 孙诒让 正义:“五家为邻,二邻为联,则有十家。” 一夫(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 欧阳修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3).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煨尘灰烬;尘埃。亦以喻卑贱的境地。《后汉书·窦融传》:“ 东方朔 称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信矣。以此言之,士有怀琬琰以就煨尘者,亦何可支哉。”《隋书·儒林传序》:“凡有经籍,自此皆湮没於煨尘矣。”《新唐书·魏元忠传》:“士之怀琬琰就煨尘,抱栋干困沟壑者,悠悠之人,直覩此士之贫贱,安知其方略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