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岑徵的《虎丘题壁之作》 全文: 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 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 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 春游繁士女,杂遝纷如织。 笙歌咽剑池,粉腻泽顽石。 兹丘亦有幸,产此繁华*国。 林壑本无奇,千秋为脍炙。 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 一榻与一卷,疑是香尘积。 天南有奇峰,飞瀑三千尺。 移之作并观,怅彼挟山力。 幽秘迹难彰,嚣尘名易藉。 物情自古然,长啸曳孤策。
参考注释天南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 唐 周繇 《送杨环校书归广汉》诗:“天南行李半波涛,滩树枝枝拂戏猱。” 唐 戴叔伦 《屯田词》:“艰辛歷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宋 杨万里 《潮阳海岸望海》诗:“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有奇 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飞瀑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 清 林则徐 《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刘大白 《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