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蝶恋花》 全文: 环取其终始不绝。 兼致彩丝一絇,文竹茶合碾子一枚。 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洁,鄙志如环不解。 泪痕在竹,愁绪萦丝。 因物达诚,永以为好耳。 心迩身遐,拜会无期。 幽愤所钟,千里神合。 千万珍重。 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慎言自保,毋以鄙为深念也。 ”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商调十二首之十。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彩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参考注释佩玉(1) 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佩戴玉器 彩丝(1).彩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綵丝茸茸香拂拂,练软花虚不胜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母曰:‘是必土偶为妖也。’授以綵丝,於来时阴繫其足。” (2).旧俗以綵丝为端午日应节之物。据 汉 应劭 《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可辟邪崇,又名“长命缕”、“续命缕”。 唐 代故事,宫中常于端午日以彩丝所结长命缕赐诸臣。 唐 刘禹锡 《代谢端午日赐物表》:“中使 刘元弼 至,奉宣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兼赐臣墨詔,并衣壹副、金花银器参事、綵丝壹轴,大将衣肆副、綵丝伍轴。” 文竹(1).即斑竹。 汉 蔡邕 《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 唐 元稹 《莺莺传》:“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泪痕在竹,愁绪縈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珮玉綵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参见“ 斑竹 ”。 (2).一种可供盆栽观赏,或为瓶花衬叶的多年生竹。茎细弱,枝纤细呈叶状水平开展。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黑色。也称云片竹。 金明 《文竹冬春分枝好》:“在自己的居室里,放置一盆幽雅的文竹,能给您增添生活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