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丹桂的《满庭芳》 全文: 佑国雄才,皇家贵戚,御恩守镇平山。 一方安堵,何幸感怡颜。 视众犹同赤子,宽刑宪、矜恤愚顽。 无私曲,政声流美,应遍满人寰。 公馀,重积德,投诚奉教,使保心闲。 又远蒙见召,祗建灵坛。 醮谢诸天圣众,仗青裙、开启阴关。 从今后,高真降鉴,名系上仙班。
名句书法欣赏 视众犹同赤子,宽刑宪、矜恤愚顽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赤子(1) 刚生的婴儿 (2) 人民 刑宪(1).刑法。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圣王刑宪,佞在恶中;圣王赏劝,贤在善中。” 唐 韩愈 《举钱徽自代状》:“可以专刑宪之司,参轻重之议。”《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或居台鉉,或处权衡,或列近职而预机谋,或当峻秩而掌刑宪,事分逆顺,理合去留。” (2).刑罚。 宋 范仲淹 《奏为置官专管每年上供并军须杂物》:“既称军须,动加刑宪,物价十倍,吏辱百端,输纳未前,如负重罪。”《元典章·刑部·新刑》:“但犯大辟犯人出於不得已,身遭刑宪,瞑目而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知陷阱已深,劝令诬服,以免刑宪。” 矜恤亦作“ 矜恤 ”。怜悯抚恤。《晏子春秋·问上二一》:“积丰羡之养,而声矜卹之义。”《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北史·源贺传》:“然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 清 蒋士铨 《<桂林霜>书后》:“惟同殉之子女*奴婢等三十五人,未叨矜卹。” 见“ 矜卹 ”。 愚顽 愚昧而顽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