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侯善渊的《沁园春》 全文: 混沌之中,恍惚存亡,何所运为。 自妆分天地,三才应化,山川华丽,秀野兰芝。 日月鲜明,移神显焕,洞晓阴阳合圣机。 通爻象,离龙坎虎,二兽相持。 山头雾锁寒溪。 震霹雳、峥嵘聒太微。 泻银河一派,珠千颗,泛冷波潋滟,光照华池。 撮聚还源,收归鼎进,火候烹煎子午时。 丹砂就,点形神永固,保命无衰。
名句书法欣赏 通爻象,离龙坎虎,二兽相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爻象(1).《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易·繫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孔颖达 疏:“言爻者,效此物之变动也;象也者……言象此物之形状也。” (2).《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泛指《易传》。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序》:“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是以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存夫爻象。”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窃闻高尚其事,义光爻象;贤者避世,声焕典坟。” (3).《易·繫辞下》云,“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凶。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掩涕而正襟兮,重搜爻象於窈冥。” (4).形迹。《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浦郎 恐他走到庵里,看出爻象。” 二兽指麒麟与凤凰。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麟凤五灵” 唐 孔颖达 疏:“独举麟凤而云五灵,知二兽以外为龟、龙、白*虎者,以鸟兽而为瑞不出五者,经传讖纬。莫不尽然。”《宋史·乐志十三》:“帝图会昌,二兽效祥。双角共觝,示武不伤。” 相持 双方对立、互不相让或妥协 相持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