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独喜奎章留额梠,万方民物照临中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四题西湖行宫八景·其一·四照亭》 全文: 参考注释奎章(1).指帝王的诗文书法等。 宋 岳珂 《桯史·王义丰诗》:“山南有 万杉寺 ,本 仁皇 所建,奎章在焉。” 清 顾炎武 《蟂矶》诗:“ 高皇 事业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自注:“庙中有 高皇帝 御制诗金字牌一扇。”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仁宗 、 宣宗 、 文宗 圣製奎章,后先辉映。” (2).仙人的手笔。《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奎章已拜看云赐,真境空餘煮雪房。” (3).泛指杰出的书法或文章。 明 李东阳 《柯敬仲墨竹二绝》诗:“奎章博士本书家,画法翻将上品夸。” 清 顾嗣立 《读<元史>诗》:“ 天歷 置奎章,作者首 虞 揭 。” 万方(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民物(1).泛指人民、万物。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 张孝祥 《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2).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 (3).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 《宿金提驿》诗:“暂宿 恆 南驛,重悲 蓟 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照临(1).照射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汉 焦赣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2).从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郑玄 笺:“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明 陆采 《明珠记·荣封》:“斯人既有殊能,在朕可无曲赦,谅黜陟之惟允,见照临之无私。” (3).犹光临。称宾客到来。《左传·文公十二年》:“ 秦伯 使 西乞术 来聘,且言将伐 晋 , 襄仲 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 鲁国 。’”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