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满江红·代北燕南》 全文: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 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 匀不尽,相思泪。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 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名句书法欣赏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胭脂山亦作“臙脂山”。1.即 燕支山 。古在 匈奴 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 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 燕支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 代 北 燕 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想念 臙脂山 下,悲哉秋气。” (2).古代 闽中郡 北 莲花峰 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闽中郡 北 莲花峯 下有小阜,土色殷红,俗谓之 胭脂山 ,相传 闽 越王 女弃脂水处也。” 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