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魏文帝(游宴)曹丕》 全文: 载携文墨友,言游芙蓉池。 琳塘度锦飙,其芳左右披。 丛木亦乔枝,高山亦峻崖。 渌波回转间,中有行舟随。 共与为豪游,何必相参差。 行乐贵及时,秉烛休辞疲。 不见彼驹隙,已过安可为。 毕景漾川阴,明月复出林。 讵云效长夜,聊用欢同心。
参考注释丛木丛生的树木。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素水盈沼,丛木成林。” 高山(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