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木下庙》 全文: 觌面相欺瞒,山灵藏眉目。 石骨标遒隽,地偏景亦缩。 詹桥铿怅策,过尽巉山麓。 水石争喧豗,能豁耳根俗。 沿冈踏陂衍,步步殢心足。 万石忽奔骞,共赊天一曲。 溪回石亦驻,似攫还似伏。 腻叶交湿光,脩藤缘老木。 渐远城市嚣,亦敌炎州燠。 神据胜而灵,阴风助肃肃。 伏腊走儿女,登荐刑鸡鹜。 草木贬幽奇,溪山亦折福。 踞石我沈冥,披扪任童仆。 阳曦薄崦轨,注光射山腹。 迟景不可延,订我重来躅。
参考注释面相(1).相貌。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士长二人端详 聂嫈 面相。” (2).泛指事物的形象。 闻一多 《唐诗杂论·杜甫》:“仿佛命数注定了今番只许他看到自然的秀丽、清新的面相。” 欺瞒 欺骗蒙混 期瞒众人 山灵(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眉目(1) 眉和眼 (2) 面貌 眉目清秀 (3) 事情的头绪 把事情弄出点眉目来再走 (4) 文章的条理 在重要处划线以清眉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