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必大的《送王龟龄赴越州宗丞》 全文: 册府号冀北,一时聚奇材。 嗟我虽末至,尚及相追陪。 胡子真老骥,元章盖龙媒。 尔来厌名韁,蹙踏游九垓。 王子乃汗血,疑是西极徕。 忠精贯日月,声名震陪佁。 君王市骏骨,得此七尺騋。 秣以天山禾,贮之黄金台。 玉勒绣罗鞍,映带文锦鞯。 谓言开道路,亦复薄蓬莱。 乞归丞相府,连月书百回。 东郊台公姓,笑渡涛江雷。 奉身信美矣,体国安在哉。 帝家十二闲,何尝列驽骀。 迟子复立仗,来归勿徘徊。
名句书法欣赏 东郊台公姓,笑渡涛江雷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东郊(1). 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 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公姓即公孙。国君的孙。《诗·周南·麟之趾》:“麟之定,振振公姓。” 朱熹 集传:“公姓,公孙也。”一说,王公的同姓。 毛 传:“公姓,公同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