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湛之的《午日秦淮泛舟行》 全文: 秦淮十里波摇空,镜中鱼鸟荷花红。 飞梁横亘玉虬舞,钟山水际浮巃嵷。 朱甍夹岸斗奇丽,碍日含风绮疏通。 惊鸿飞燕帘栊下,香雾空濛锦绣丛。 江东逸士誇孙楚,衔杯鼻息吹霓虹。 老子胜情殊不浅,霍然起色随群公。 射黍共泛素丝笮,荡漾云日凌苍穹。 人歌人哭不可辨,酒船衔尾如游龙。 巨艑鸣锣载傀儡,小刁鼓枻喧儿童。 吴侬别擅秦青调,移舟静听回天风。 曲终小技更迭奏,鼓铙螺梵谐商宫。 江南游冶自其俗,况乃佳节逢天中。 歌声渐稀景将夕,空留烟月浸孤篷。 繁华变幻亦如此,悲喜合离俱转蓬。 曾史长贫蹠蹻横,祸福视天常懵懵。 上官谗成左徒溺,千载谁分佞与忠。 江鱼之腹不可饱,国狗之啮何其雄。 险矣人心真叵测,伤哉世态难为工。 但愿五丝能续命,年年胜赏故人同。
参考注释鸣锣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元史·刑法志四》:“诸军官鳩财聚众,张设仪卫,鸣锣击鼓,迎赛神社,以为民倡者,笞五十七。” 郭灿东 《黄巢》第三章七:“ 王处存 便命鸣锣收军。” 傀儡(1) (2) 木偶戏中的木头人 傀儡戏 (3) 比喻受人操纵,不能自立的人或组织 傀儡政府 鼓枻亦作“ 鼓栧 ”。划桨。谓泛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晋书·文苑传·庾阐》:“中兴二十三载,余忝守 衡 南,鼓栧三江,路次 巴陵 。” 唐 杜甫 《幽人》诗:“洪涛隐笑语,鼓枻 蓬莱池 。”《花月痕》第四八回:“陆兵纵马,水师鼓枻。”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