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理欲差毫芒,公私分限界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五迈的《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理欲“天理人欲”的省称。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按,后 宋 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宋史·陈宓传》:“ 宓 天性刚毅,信道尤篤,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辨论性天,剖析理欲。” 杨度 《梁氏<中国之武士道>叙》:“诚以理欲交战之际,必有一胜一败。” 毫芒(1).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离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 宋 司马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 (2).比喻极细微。 汉 班固 《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宋 苏轼 《孙武论下》:“举百倍之势,而立毫芒之功。”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这才可以剖析毫芒地渐渐渐渐地认出‘自己’的真面目呀。” 公私公方和私方 公私一体,没有分别 公私分明 分限(1).限制;约束。《尉缭子·兵教下》:“五曰分限,谓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车为固,以逆以止也。”《北史·陆俟传》:“臣莅以威严,节以宪网,欲渐加训导,使知分限。” 宋 司马光 《上许州吴给事书》:“ 光 贱士也,其敢不自分限,而屡以其不肖之跡,污辱门下之尘。”《西游记》第十九回:“你这老儿不知分限。” (2).界限;限度。《三国志·魏志·程昱传》:“遂令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 唐 白居易 《戒药》诗:“生涯有分限,爱恋无终已。”《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这罪是有分限的--女人家犯淫,极重不过是杖罪。” (3).区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政殿》:“其后 凤凰阁 ,分限内外。” 本分;天分。 宋 苏辙 《代张公*安道乞致仕表》:“臣平生粗守廉隅,耻於侥倖,使臣今日得安分限,即是恩私。”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