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俞畴的《跋山谷书范滂传帖》 全文: 貂珰群雏擅天纲,手驱名流入钩党。 屯云蔽日日光无,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节士居危邦,志划萧艾扶兰芳。 致君生不逮尧舜,死合夷齐俱首阳。 千年兴坏真暮旦,殷鉴讵应如许远。 安知后人哀后人,又起诸贤落南叹。 宜州老子笔有神,蝉蜕颜扬端逼真。 少模龙爪已名世,晚用鸡毛亦绝人。 平生孟博吾尚友,时事骎骎建宁旧。 胸蟠万卷老蛮乡,独感斯文聊运肘。 老子书名横九州,一纸千金不当酬。 此书岂但翰墨设,心事悢悢关百忧。 人言老子味禅悦,疾恶视滂宁尔切。 须知许国本精忠,不幸为滂甘*伏节。 九原莫作令人悲,遗墨败素皆吾师。 从君乞取宜州字,要对崇宁党籍碑。
名句书法欣赏 汝南节士居危邦,志划萧艾扶兰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节士有节操的人。《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奔敌杀七十人而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毂》:“ 轂 亦大节士,轻财重义,为乡里所誉。”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遣遁》:“就是屠肠抉舌成何济,説甚么节士临边听鼓鼙。” 危邦不安宁的国家。《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明 刘基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出入危邦,扶持庸君。” 郁达夫 《中年次陆竹天氏韵》:“叔世天难问,危邦德竟孤。” 萧艾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唐 杜甫 《种莴苣》诗:“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清 方文 《即事》诗之二:“多少崇兰化萧艾,幽香毕竟在吾徒。” 兰芳兰花的芳香。常用以比喻贤人。《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王逸 注:“兰芳,以喻贤人。”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巴歌》揜《白雪》,鲍肆埋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