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进读唐鉴彻章谢恩唐律一首二十韵》 全文: 勋华嗟已远,最近莫如唐。 祖禹忠于宋,云周监有商。 虽然张万目,终未立三纲。 贞观初勤恤,开元未怠荒。 录忘曲江献,镜惜郑公亡。 节镇私斋钺,兵权假贵珰。 甫闻平夏蜀,寻又失河湟。 历历前朝事,惓惓治世防。 几年藏秘府,一日进华光。 主圣勤稽古,臣愚值彻章。 重瞳悉该贯,呐舌愧精详。 前接夔龙武,后陪鹓鹭行。 舜歌奎宿灿,镐宴木天凉。 凤夸分新焙,鱼须出尚方。 玉骢五花白,宝带万钉黄。 内酝沾宣劝,朝衣惹御香。 染濡乏才藻,赓载仰明良。 拔擢由民伍,推迁侍帝旁。 荣犹恋旃厦,惫不任簪裳。 尚念申公老,非如贺监狂。
名句书法欣赏 虽然张万目,终未立三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三纲(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 王琦 注引《翻译名义》:“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