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孟郊的《戏赠无本》 全文: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有时踉跄行,人惊鹤阿师。 可惜李杜死,不见此狂痴。 燕僧耸听词,袈裟喜新翻。 北岳厌利杀,玄功生微言。 天高亦可飞,海广亦可源。 文章杳无底,劚掘谁能根。 梦灵仿佛到,对我方与论。 拾月鲸口边,何我免为吞。 燕僧摆造化,万有随手奔。 补缀杂霞衣,笑傲诸贵门。 将明文在身,亦尔道所存。 朔雪凝别句,朔风飘征魂。 再期嵩少游,一访蓬萝村。 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暄。 遥莺相应吟,晚听恐不繁。 相思塞心胸,高逸难攀援。
名句书法欣赏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木叶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