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增价例应驳,乃有捐廉议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降旨将明兴等奏请捐廉归还运道工程例外津贴银两并准作正开销诗以志事》 全文: 参考注释价例指依法所定之价。 宋 李纲 《乞本司自备钱本煎盐奏状》:“每斤价例日渐增长,厚例悉归商贾,民间日食贵盐。”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 庐陵 米,还知价例,毫髮更无差。” 捐廉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清史稿·高宗纪二》:“﹝十四年﹞二月乙酉, 唐绥祖 请率属捐廉助餉。”后多指个人捐款。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 吴 首创捐廉集义勇,遥应为声援。”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去来》:“因为前方车辆缺乏, 陈夫人 自己捐廉,把车皮改漆了一遍,送到前方来使用。”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