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刘处玄的《满庭芳 赞道释寄助缘庐公武德 附云水集卷下》 全文:释氏禅宗,老君道祖,吕钟海蟾明天。
 重阳立教,东海阐良缘。
 唯度丘刘谭马,分异*、王郝先传。
 将来去,十洲仙会,霞友性团圆。
 成仙。
 非难易,行修八百,功了三千。
 待天书紫诏,性命完全。
 要出阳阴之*,党夫染、万物无愆。
 真了了,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
 
 名句书法欣赏 非难易,行修八百,功了三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非难 指摘;责备  无可非难 行修亦作“ 行脩 ”。品行端正。《荀子·致士》:“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汉书·王吉传》:“左曹 陈咸 荐 骏 ( 王骏 )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使一人之行脩,移之於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於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 清  戴震 《原善》:“君子体仁以修身,则行修也。”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