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释妙声的《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四》 全文: 美利在于人,翕张随所如。 上焉有好者,天下将同趣。 宣尼常罕言,防源知在初。 魏罃问利国,孟子亦回车。 沛公田舍夫,萧何刀笔胥。 提剑入咸阳,仅收其图书。 谋生诫止足,制用自可馀。 横流竟莫返,举世无宁居。
参考注释谋生 讨生活,营求生计 靠土地谋生 我们两个各自谋生 止足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隽疏于薛等传赞》:“ 疏广 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 唐 白居易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诗:“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人若存一止足之心,则贫贱而衣食粗足,可以止矣。” 严复 《论世变之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为教。” 自可(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 瑯琊 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犹自许。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 许 汴 之间,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众推以为鉅人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