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摅的《谒睢阳庙》 全文: 禄山陷两京,唐室势如沸。 玄元庙一哭,义声震天地。 誓死守孤城,非云事必济。 自覆潼关师,乘舆久奔避。 贼议图江淮,凭兹一旅制。 不然鼓而南,谁断其右臂?惜乎四百战,食尽终颠踬。 城陷逾三日,援师镐始至。 杀贼虽无成,藉以卫神器。 从此朔方兵,收京功乃遂。 赫赫精忠祠,允宜祀百世。 黄巾遍郊坰,明季遭倾毁。 吕侯还旧观,匪曰穷奇丽。 偶客梁宋间,抠衣拜阶戺。 冕旒坐中央,左右南雷侍。 动我忠义心,一消疲苶气。 剔藓读残碑,岘山同堕泪。
参考注释义心(1).节义或道义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义心孤剑直,学海怒涛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今本军师辅真圣主,得蒙上帝眷顾,以有当日之义心,乃有今日之义举,无非为上帝基督争体面,为上帝基督争纲常也。” (2).佛教语。因迷于事或迷于理而产生的疑惑不决之心。 唐 王维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诗:“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疲苶见“ 疲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