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同的《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 全文: 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 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 孤宁揭其上,隐隐一拳小。 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 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 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 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 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 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 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 愿子立佳号,光辉饰松茑。 因名之叩云,大字榜霞表。
名句书法欣赏 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神清谓心神清朗。《淮南子·齐俗训》:“是故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晋书·卫玠传》:“ 刘惔 、 谢尚 共论中朝人士,或问:‘ 杜乂 可方 卫洗马 不?’ 尚 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 惔 又云:‘ 杜乂 肤清, 叔寳 神清。’” 尘坌(1).灰尘,尘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 (2).尘俗;世俗之人。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 宋 苏舜钦 《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明 宋濂 《兰隐亭记》:“ 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 (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 李大妈 是也,本係 剑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 长安 。” 明 屠隆 《昙花记·辞家访道》:“烟姿霞韵,也应知生来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尘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