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蕉叶白犹出宋坑,柴桑归去一舟轻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宋端溪归去来辞砚》 全文: 参考注释蕉叶白端州 砚石的一种花纹。产于 广东 肇庆 羚羊峡 北岸坑。石质坚润,色青,纹理间有纯白片如蕉叶者,故名。用此石制成的砚,亦名“蕉叶白”,为端砚的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石言》:“峡石鑛凡十一,北岸坑曰 阿婆 ,曰 白婆坟 ,其石质黯黝不鲜,佳者亦有火捺纹、蕉叶白。”亦省称“ 蕉白 ”。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端州 石以 水巖 大西洞 为上,冰纹则尤为 大西洞 之最…… 道光 开坑始得,前此所未有也……诚为山川灵异,钟美於是,他洞所无,惟蕉白、鱼脑、青花,差足肩随,餘者不復比数。” 出宋宋 代南方某些山居少数民族首领出归朝廷者称出宋。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蛮》:“今刺史 莫延葚 逐其弟 延廪 而自立, 延廪 奔朝廷,谓之出宋。”注:“凡州洞归朝者皆称出宋。” 柴桑(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归去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