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十分之三或其五,二府正赋免课收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降旨分别蠲免河南开封等府州属正赋及带徵积欠钱粮诗以志事》 全文: 参考注释十分(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金*瓶*梅》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二府(1). 汉 代称丞相与御史。《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 敞 行,皆遣主者随之。” 章炳麟 《秦政记》:“ 武帝 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 (2). 宋 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宋史·职官志二》:“ 宋 初,循 唐 五代 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 王安石 《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 相者。” (3). 明 、 清 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 安东 做了两年,又到 四川 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纔陞到这里。”《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里的二府就合 茌平 的这位 胡太爷 是儿女亲家。” (4).指大肠小肠。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正赋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繇赋》:“赋分二等:曰正赋,即起运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岁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田之所税为粮,人之所供为丁,统正赋之名,曰:地丁。”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下》:“薄於正赋而厚於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赋,其所后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