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伸的《满庭芳》 全文: 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敧。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
名句书法欣赏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红炉(1).烧得很旺的火炉。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照室红炉促曙光,縈窗素月垂文练。” 唐 鲍君徽 《惜花吟》:“鶯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煑茗松花香。”些指茶炉。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六:“红炉迸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此指道教炼丹炉。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我则又贪生怕死之尤者,虽死后犹怕焚化,故特地为塔屋於 龙湖 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红炉乎?”此指焚尸炉。 (2).今亦指打铁炉。 浅斟低唱斟着茶酒,低声歌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闲的样子。 宋 陶穀 《清异录·释族》:“ 李煜 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 宋 柳永 《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浅斟低唱,觥筹交举。” 清 黄景仁 《虞美人·闺中初春》词:“问春何处最多些,只在浅斟低唱那人家。” 天色 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看天色怕要下雨 天色不早,你该走了 正相即宰相。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 宋 则以同平章事为正相,参知政事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