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希逢的《和钓鳌行》 全文: 坎蛙盖难语江湖盖阔,百十盖为群声乱聒。 细听不作惊人鸣,阁阁终宵口欲血。 有时鼓腹怒眼狞,水痕微触心胆惊。 居污可笑妄尊大,盖亦未之睹海鲸。 巨鳌又非海鲸比,鬐鬣刺天鳞耀绮。 首冠灵山负蓬莱,定非区区蜗可饵。 逆风出没踪迹神,气吐云雾迷*昏昏。 翻涛振浪力赑屃,涵泳浪焉知圣恩。 何人独号盖伯,巷北巷南嗟迫窄。 翻身跳上去昆仑,沼视具区杯雷泽。 兴来拨棹逝中流,风月输他第一筹。 不学严陵闲钓懒,也笑范蠡空扁舟。 自是天上神仙客,所至鱼龙先失色。 丝纶百尺掌握中,放荡沧波走赴舶。 垂纶直待鳌口开,剖开鳌腹声如雷。 先将鳌头南天子,其余一手擎归来。
参考注释鬐鬣亦作“鬐鬛”。1.鱼、龙的脊鳍。《文选·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李善 注引 郭璞 《<上林赋>注》:“鰭,鱼背上鬣也。”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蛟龙露鬐鬛,神鬼合变态。” 宋 孔平仲 《和常父望吴亭》:“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清 孙枝蔚 《蠹鱼》诗:“每思作檄先讨蟫,鬐鬛虽小网须深。” (2).借指马。 唐 杜荀鹤 《投江上崔尚书》诗:“若许登门换鬐鬛,必应辛苦事风雷。” (3).兽畜的鬃毛。 清 龚自珍 《卢公神道碑铭》:“天禄辟邪,鬐鬣飞颺。” 刺天(1).直入云天,谓极高。 晋 木华 《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之四:“ 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 仇兆鳌 注:“刺天,言山势之高。” (2).冲入天空。多喻名位遽升。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学者》:“行地径须先八骏,刺天终不羡餘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郎官 马子约 题诗法堂壁间曰:‘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露羣飞竞刺天。黄纸除书犹到汝,固知清世不遗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