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袁高的《茶山诗》 全文: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 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 心争造化功,走挺糜鹿均。 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 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 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 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 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名句书法欣赏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悲嗟伤心叹息。 唐 孟郊 《杏殇》诗之二:“芳婴不復生,向物空悲嗟。” 唐 黄滔 《乌石村》诗:“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