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清源大夫吴人到官之数月凿池引泉植芙蕖大变晋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诗寄题芙蓉亭》 全文: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 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 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 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 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 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 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参考注释越吟战国 时 越 人 庄舄 仕 楚 ,爵至执珪,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 越 歌以寄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后因以喻思乡忆国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楼》诗:“叶落觉乡梦,鸟啼惊 越 吟。” 宋  陆游 《上二府乞宫祠启》:“优游食足,敢陈 楚 些之穷;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 明  姚潜 《过旧县再和南平韵》:“惟我耽 吴 酒,何人不 越 吟?”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肝胆(1) 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 肝胆相照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2) 比喻勇气、血性 他肝胆过人 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 (3) 比喻关系密切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