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堮的《癸未十月再至石门观瀑布》 全文:长风渺渺送行舟,乘兴来观百尺流。
 界破青山终古色,做成红叶十分秋。
 仙心辄欲骑黄鹤,宦海无因狎白鸥。
 却忆年时抛盏去,几回选梦到僧楼。
 
 参考注释长风(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送行(1) 送人启程远行 到机场送行 (2) 饯行 设宴为他送行 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百尺(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