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门有车马客行》 全文: 客从故乡来,车马憩门柳。 延客入我堂,少坐且抖擞。 须臾问从来,故乡有书否。 客答即欠身,封缄乃相授。 书中何云云,道我别离久。 大儿能读书,幼子亦学走。 田园未荒芜,年谷屡丰阜。 读罢心始降,离忧复句有。 张筵具嘉殽,饮客进斗酒。 君其少尽欢,明日复分手。
参考注释欠身 身体的全部或上部向前微倾,以表达敬意 欠身致敬 封缄包封;封缄标记。 唐 李适之 《大唐故法现大禅师碑铭》:“ 永淳 岁,有三婆罗门寄金银珠寳於师,復置牀簀而归西域。其后有贼劫房,惟此诸寳独在。出入三载,主乃东来,各以还之,封缄如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丁 督索甚急, 郇 即出旧物以偿之,而封缄如旧,尘已昏垢。”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廷寄》:“故一时机密事件,皆命军机大臣封缄严密,由驛传递,名曰廷寄。” 清 刘大櫆 《许游击墓志铭》:“﹝君﹞因究詰来吏,见其语支梧,又文移封缄有谬字,乃转帖县令毋遽发,而属其密以上请。” 相授(1).互相授受。《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 (2).相传授。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弟子以次相授,鲜有覩其面者。”《景德传灯录·商那和修》:“昔 如来 以无上法眼藏付嘱 伽叶 展转相授而至於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