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慕容彦逢的《蒋颖叔生日》 全文: 宗派源流远,家声竹帛垂。 灵晖钟岳渎,吉梦袭熊罴。 夙擅乡评美,寻膺国士知。 文章追往哲,学识判群疑。 试若穿杨叶,科如摘颔髭。 绣衣趋观阙,霜简照轩墀。 谏拂龙鳞逆,身探虎穴危。 忠猷耸鸳鹭,直气慑狐狸。 要路淹风鹢,丹心比日葵。 使台专漕挽,帅阃肃边陲。 久郁公台望,初还辇毂时。 缿筒争讼息,囊櫜寇攘衰。 莲炬惊宵漏,花砖候晓曦。 暂分方面寄,复演禁林词。 廊庙先图任,枢衡遂倚毗。 雍容承昼接,密勿奉畴咨。 已冠中枢府,犹虚百斛姿。 两轓将画鹿,五总旧名龟。 儒效流弦吹,王功镂鼎彝。 更增箕翼寿,馀庆在庭芝。
参考注释乡评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世说新语·言语》“ 王武子 孙子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乡人 王济 ,豪俊公子,为本州大中正,访问 宏 为乡里品状, 济 曰:‘此人非乡评所能名。吾自状之曰:天才英特,亮拔不羣。’” 宋 陆游 《答廖主簿发解启》:“伏惟某官文高艺圃,行著乡评。” 清 阎尔梅 《村居杂咏》:“美人愁国色,君子慎乡评。” 国士(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