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继祖的《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 全文: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余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争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名句书法欣赏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两地(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