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陈维崧的《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全文:天畔蚕丛路。
 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
 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暗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去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吾事毕,拔身去。
 
 参考注释天畔犹天边;天际。常用以形容很远的地方。 唐  宋之问 《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  杜甫 《即事》诗:“天畔羣山孤草亭,江中风浪雨冥冥。” 郭沫若 《水调歌头·第一颗氢弹爆*炸》词:“促进国民经济,鼓舞第三世界,天畔彩霞鲜。” 蚕丛路指 蜀 道。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蚕丛路,崎嶇不易行。” 清  沉绍姬 《司马懿故居》诗:“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 锦官 。”亦省作“ 蚕丛 ”。 清  袁枚 《续诗品·取径》:“幽径蚕丛,是谁开创?” 清  赵翼 《水城》诗:“百里蚕丛尽,孤城带碧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