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赵资政当山堂》 全文:我公仁存心,乐山心如丹。
 平生经行处,不厌行路难。
 青城及大面,万叠连百蛮。
 扪参仰胁息,亦尝坐长叹。
 功成归四明,得地数亩悭。
 城隅路穷际,小桥水汪湾。
 萧条渔家市,中有屋百间。
 危楼俯人世,一看山四环。
 堂深无他景,犹以城当山。
 城荒披绿莎,青青透槹閒。
 秀润长满门,坐对无跻攀。
 日夕气亦佳,鸟飞相与还。
 终日看不厌,徙倚十二栏。
 有如拥泰华,管窥见一斑。
 况兹绿阴成,连朝雨潺潺。
 浓翠真欲滴,秀色几可餐。
 我家但环堵,穷年困弯跧。
 出门得旷望,遥望罗烟鬟。
 有时碧云涌,半空耸商颜。
 须臾辄变灭,欲驻良亦艰。
 羡公得佳趣,容我游其藩。
 悠然时见之,重门勿令关。
 
 名句书法欣赏 扪参仰胁息,亦尝坐长叹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扪参抚摸参宿。形容山势极高。 宋  覃怀高 《水调歌头·游武夷》词:“几欲挐舟 九曲 ,便拟捫参絶顶,直下俯尘寰。”参见“ 捫参歷井 ”。 胁息亦作“脇息”。1.敛缩气息。《墨子·兼爱中》:“昔者 楚灵王 好细要, 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脇息然后带,扶墻然后起。”后多表示恐惧。《文选·宋玉<高唐赋>》:“股战胁息,安敢妄挚。” 李善 注:“胁息,犹翕息也。”《汉书·严延年传》:“豪彊胁息,野无行盗。” 颜师古 注:“胁,敛也,屏气而息。”《魏书·匈奴等传序》:“偷名窃位,胁息一隅。”《新唐书·王方翼传》:“诛灭大姓,姦豪胁息。”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自 商鞅 变法,以殊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復请?” (2).表示悲伤。《文选·宋玉<高唐赋>》:“令人惏悷憯悽,胁息增欷。” 李善 注:“并悲伤貌。胁息,缩气也。” 长叹 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