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行藏道污隆,进退时安危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五迈的《题赵别驾委斋诗》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行藏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污隆亦作“汚隆”。 1.升与降。常指世道的盛衰或政治的兴替。 汉 刘向 《列仙传·马丹赞》:“ 马丹 官 晋 ,与时污隆,事 文 去 献 ,显没不穷。”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国有否泰,世有污隆。” 清 钱谦益 《<瑞芝山房初集>序》:“古之人其胸中无所不有,天地之高下,古今之往来,政治之汚隆,道术之醇驳,苞罗旁魄,如数一二。”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取辩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 (2).指地形的高下。 晋 潘岳 《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明 刘基 《再用韵》:“旱魃为妖殄岁功,田畴龟坼徧污隆。” 进退(1)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进退维谷 (2)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安危平安和危险 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