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麦价》 全文: 秋麦熟饼馨,春麦黄间青。 布种有先后,自当殊色形。 春麦尚栖亩,秋麦拔连本。 两种掐穗看,颗粒都饱满。 秋麦报十分,其实犹不止。 春麦报九分,亦可姑听耳。 故谚有之曰,莫知苗之硕。 斯亦民常情,何必事精核。 春雨信优渥,夏雨实缺欠。 春麦减固应,吾早廑忧念。 河南九分馀,山东十分足。 直隶如河南,额手天锡福。 近利三倍人,持筹术愈精。 豫齐麦船至,其价将益平。 趁此微觉旱,麦价亦微长。 收麦纵落价,利可如常享。 长价如降卑,落价如登高。 农夫力所耕,享利由汝曹。 此事非一日,法绳有所难。 化民乏良方,摛词惟嗟叹。
参考注释化民教化百姓。《礼记·学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汉 王充 《论衡·效力》:“化民须礼义,礼义须文章。行有餘力,则以学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三:“若后世作乐,只是做词调,於民俗风化,絶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 良方(1) 药效好的处方 (2) 好计划 (3) 好策略 摛词见“ 摛辞 ”。 嗟叹见“ 嗟叹 ”。 亦作“ 嗟嘆 ”。吟叹;叹息。《礼记·乐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东观汉记·牟融传》:“帝数嗟嘆,以为才堪宰相。”《世说新语·文学》“ 晏 闻 弼 名” 刘孝标 注引《王弼别传》:“ 弼 之卒也, 晋景帝 嗟叹之。”《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 韦应物 ﹞夜泊 灵璧驛 。时云天初莹,秋露凝冷,舟中吟讽,将以属词。忽闻 云封 笛声,嗟叹良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今日既承不弃到此,如何只是嗟嘆?”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三月二十七》:“他听见明天我要上山时,他显出的那惊诧和一种嗟叹,又很安慰到我,于是我真的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