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全文: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 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药纂西极名,兵流指诸掌。 贯穿无遗恨,荟蕞何技痒。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 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 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 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 嗜酒益疏放,弹琴视天壤。 形骸实土木,亲近唯几杖。 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 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 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 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 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 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 他日访江楼,含凄述飘荡。
参考注释四明山名。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发脉,绵亘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县 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 四明山 。《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兴华顶,齐跨数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则直谓之 四明 。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山山盘亘,竹树葱菁,众壑之水,乱流争趋。入益深,猿鸟之声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气,觉与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汉 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楢溪山名。在 浙江省 天台县 东。又名 欢溪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济 楢溪 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履穿 四明 雪,饥拾 楢溪 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