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清之的《谢郑广文和韵》 全文: 鳣堂心醉经,精神应满腹。 温饱非所志,饮食不以目。 说诗称解颐,善问待攻木。 颇愁百斛量,孔庭惟立独。 俎豆答卫问,筐瓷欠邹漉。 曾子非养口,瓶园且尊足。 时於清夜分,酌以翠勺绿。 聊浇磊磈胸,不瓶吾伊读。 每篇亦作句,如对纪瓶竹。 相逢瓶初倾,一别桑重沃。 融尊惭坐满,鲁馈疏拜仆。 卫生不自宝,抑首亲患玉。 囊无谀墓金,米乏佳传斛。 厨烟爨人凊,蔬课园夫督。 粟瓶收秫田,黍酿用阴麴。 解同杜陵襟,期醉昌黎菊。 赤手当缚菟,白眼谩嗔俗。 庄虚左氏宴,觞肯西子属。 酒债负寻常,会期遭百六。 要须中圣贤,庶以展伯叔。 醉入无功乡,醒岂屈原族。 岸帻一笑粲,共赋醽酒醁。
参考注释鳣堂《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学之所为“鱣堂”。 宋 朱熹 《奉和公济兄留周宾之句》:“鱣堂偶休闲,鸡黍聊从容。” 宋 楼钥 《通交代徐教授启》:“典鱣堂之教,获与交承。”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校罢诗书延爱日,鱣堂春酒颂三多。” 心醉 心里陶醉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