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弼的《石钟寺》 全文: 山前削成面,山后不露骨。 何人恋巢居,结屋寄突兀。 多风锁寒殿,频雨闭石窟。 笋透狮子倾,草蔽鸱吻没。 髑髅串胡神,缨络缠古佛。 熹灯影摧残,槁柏香蓬馞。 丹叶夏犹在,绿树暑未发。 坳径鸣秋蛩,闲阶起苍鹘。 僧衣莓苔侵,斋钵野菜掘。 梵庋止数卷,矧能备巾拂。 奔波道涂间,体倦神屡竭。 大险阨在前,醉梦魂恍惚。 信陋获安处,不胜尘土汩。 经房晚栖禅,殆亦未易忽。 铁凤终日叫,心颇恶此物。 欲去欲住间,征帆已超越。
名句书法欣赏 信陋获安处,不胜尘土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安处(1).安定闲适地生活。《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处。” 汉 班固 《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欢 增城 ,安处常寧。” 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2).安妥,妥贴。《汉书·艺文志》:“《孝经》者…… 汉 兴, 长孙氏 、博士 江翁 、少府 后苍 、諫大夫 翼奉 、 安昌侯 张禹 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 孔子 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説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孝经》云:‘续莫大焉’,而诸家之説各不安处之也。” (3).安置;安排。《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曲阿人》:“吾比欲安处汝,职局无缺者,唯有雷公缺,当啟以补其职。”《北齐书·薛修义传》:“﹝ 薛修义 ﹞招降胡酋 胡垂黎 等部落数千口,表置 五城郡 以安处之。” (4).谓停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二:“日月不安处,人谁获常寧。” (5).安然接受。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僕之所安处也。” 安定舒适的居处。《管子·心术下》:“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 唐 白居易 《四十五》诗:“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尘土 细小的土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