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缺名一的《五言白话诗·其四》 全文: 世间慵懒人,五分向有二。 例著一草衫,两膊成山字。 出语觜头高,诈作达官子。 草舍元无床,无毡复无被。 他家人定卧,日西展脚睡。 诸人五更走,日高未肯起。 朝庭数千人,平章共博戏。 菜粥吃一□,街头阔立地。 逢人若共语,荒说天下事。 唤女作家生,将儿作奴使。 妻即赤体行,寻常饥欲死。 一群病赖贼,却搦父母耻。 日月甚宽恩,不照五逆鬼。
参考注释一群(1).表数量。用于成群的人或动物。 北周 庾信 《奉答赐酒》诗:“野人相就饮,山鸟一群惊。” 唐 杜甫 《得房公池鹅》诗:“ 房相 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於云。”《儿女英雄传》第九回:“算一群逃难的,还是算一群拍花的呢?”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一群抢东西的强盗!” (2).古国名。《晋书·四夷传·裨离等十国》:“ 一群国 去 莫汗 又百五十日,计去 肃慎 五万餘里。其风俗土壤并未详。” 父母(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