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蜀翁的《送熊退斋归武夷》 全文: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终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武夷高且深,櫂歌声未已。 朝夕足夷犹,尚友朱夫子。 他年见鳌峰,势与此山拟。 了却未完书,相逢定何许。
名句书法欣赏 他年见鳌峰,势与此山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鳌峰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一:“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头。’” 元 黄溍 《上都分院》诗:“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步趋丹陛,入鹤籞而知严;手校紫泥,临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岛屿。因如巨鳌背负山峰,故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灵洲山》:“ 西 北 二江之来,至 广州 ,先以 灵洲 为砥柱,次以 海珠 ,次以 海印 ,次以 禺珠 ,皆在水中央,所谓鰲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