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姜夔的《霓裳中序第一》 全文: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 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 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名句书法欣赏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过隙喻时间短暂,光阴易逝。《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駟之过隙。” 唐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诗:“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宋 姜夔 《张平甫哀挽》诗:“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 明 冯梦龙 《风流梦·梦感春情》:“我 杜丽娘 生於宦族,长在名门,年已二八,不得早谐佳偶,诚为虚度青春,光阴若过隙耳。”参见“ 过隙白驹 ”。 杏梁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宇的高贵。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南朝 齐 谢朓 《杂咏三首·烛》:“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沉。” 宋 晏殊 《采桑子》词:“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清 柯耸 《离亭燕·燕》词:“趁得东风飞絮,来认杏梁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