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黄晋卿的《送俞美之判宫暨阳》 全文:苧罗山前碧溪水,花颜玉貌今谁是。
 秪见操觚道上儿,骨束枯柴发垂耳。
 周家忠厚及草木,忍令赤地连千里。
 夜飞尺一遣缇屏,想见春风下车始。
 忆昔君侯年少初,力金季母甘捐躯。
 麻鞋上殿衣见肘,归来束带悬银鱼。
 颇闻尔曹久待哺,㷀茕万目同睢盱。
 晨餐秣马赴所主,击解上冢无踌躇。
 念君自是医国手,看活群儿如活母。
 平生本草阅巳熟,野葛山榆尚何取。
 若为笺天乞借林,尽蹢东土归仁寿。
 鄙夫不用畎亩忧,伹为作歌贻不朽。
 
 参考注释尺一(1).亦称“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汉书·匈奴传上》:“ 汉 遗 单于 书,以尺一牘,辞曰:‘皇帝敬问 匈奴 大单于无恙’,所以遗物及言语云云。”《东观汉记·杨政传》:“ 政 师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为太常丞,为去妻所诬告,坐事繫狱,当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 李贤 注:“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詔书也。”《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綬”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明廷来尺一,空谷賁蒲轮。” (2).指书信。《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归时抆泪看。”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下车(1) 从车辆上下来 (2) 官吏到任 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