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叶适的《题五畏斋》 全文: 曹滕亦据南面权,坐衙吏贴群趋先。 敢云威福自我出,下有赤子高苍天。 圣人鬼兴建皇极,付祝长管尤恻恻。 前碑特立示铭诚,后榜七条垂训释。 冰清王令来调琴,四事未畏先畏心。 常净方寸勤管摄,不与外物相亏侵。 情防骄粗意防满,万事须还畏为本。 君不见匹夫胆大气如山,风浪只在须臾间。
名句书法欣赏 前碑特立示铭诚,后榜七条垂训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特立(1).谓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礼记·儒行》:“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东观汉记·周泽传》:“少修高节,耿介特立。”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醉反耻》:“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 (2).独立;挺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渐臺临池,层曲九成,屹然特立,的尔殊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 齐斗楼 ,超出羣榭,孤高特立。”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清 陈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挺生奇树号木绵,特立南州持絳节。” (3).孤立。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万里孤踪,一军特立。”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孤孑特立,无从考查。” 七条即郁多罗僧,僧人之上着衣。因衣有横截七条,故称。见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 谢了,收拾起坐具、七条,提了包裹,拿了禪杖、戒刀,跟着行童去了。”参见“ 三衣 ”。 训释 解释字句的意义 训释字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