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龙眠三李晦声尘,长望淮壖与海滨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陆佃的《依韵和李元中兼寄伯时二首·其一》

全文:
龙眠三李晦声尘,长望淮壖与海滨
自古市朝成底事,即今猿鹤伴他人。
细思南陌东阡月,大胜千门万户春。
可惜欲归归未得,不知家酿为谁醇。

参考注释

龙眠

(1). 宋 代著名画家 李公麟 的别号。 公麟 致仕后,归老于 龙眠山 ,自号 龙眠居士 。 宋 苏轼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诗之一:“ 龙眠 独识慇懃处,画山阳关意外声!” 元 马臻 《题<唐十八学士图>》诗:“后有 龙眠 传此本,礼乐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观音大士赞》:“真者有两,画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龙眠 ,合两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归隐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张文和公风鸢诗》:“ 文端 则赐金归老,颐志龙眠,安虑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与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 黄 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而 李伯时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来鼎彝之类为《考古图》。又有 李元中 ,字画之工,追踪 钟 王 。时号 龙眠 三 李 。” 清 蒋士铨 《第二碑·赓韵》:“﹝小生﹞姓 阮 名 剑彩 字 斗墟 , 楚 中 汉阳 人也。 龙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三李

(1). 北魏 李诜 、 李灵 、 李遐 的合称。《魏书·高允传》:“ 赵 实名区,世多奇士,山岳所钟,挺生三 李 。”

(2). 唐 李德裕 、 宋 李光 、 李纲 先后贬官 崖州 (今 广东省 琼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与 胡铨 、 赵鼎 五人。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 苏軾 、 胡銓 传雅什, 赵 公三 李 标名节。”

(3). 宋 舒州 李公麟 、 李元中 工书画, 李亮工 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 、 黄 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而 李伯时 ( 公麟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又有 李元中 ,字画之工,追踪 钟 、 王 。时号‘龙眠三李’。”

(4).指 唐 代诗人 李白 、 李贺 、 李商隐 。

声尘

(1).佛教语。六尘之一。《圆觉经》:“善男子:根清浄故,色尘清浄;色清浄故,声尘清浄。”

(2).指世俗的音乐或娱乐等活动。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辱为僚友三十餘年,又膳部房与公同声尘之游,定胶漆之分。” 宋 范成大 《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又四绝》之一:“年来世事已参商,但有声尘尚未忘。”

(3).指名声。 南朝 梁 刘孝标 《自序》:“余声尘寂寞,世不吾知,魂魄一去,有同秋草。” 宋 李昉 《寄孟宾于》诗:“昔日声尘喧 洛 下,近年诗价满 江 南。”

长望

远望。 汉 刘向 《九叹·忧苦》:“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頽兮。” 南朝 梁 萧统 《饮马长城窟行》:“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唐 李朝威 《柳毅》:“﹝ 薛嘏 ﹞经 洞庭 ,晴昼长望,俄见碧山出於远波。”

海滨

(1) 与海邻接的陆地

海滨疗养院

(2) 渐渐斜下的洋岸、海岸,覆盖着沙子、砾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通常原先位于水面之上,且不长草木),亦指沿岸沉积的沙子、砾石或岩片的海岸地带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