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文蔚的《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读书亭》 全文:古人花不可见,花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极本会於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花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说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参,如海地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枫鉴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聘驰骛,与道实天渊。
 镇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时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花,始可付蹄筌。
 
 名句书法欣赏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要非(1).犹言总不是。 唐  韦应物 《有所思》诗:“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归四明》诗:“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军制》:“故审讯裹胁之徒,其供称曾经杀*人,要非其本心也。” (2).犹言若不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然事虽暗昧,必有其间,要非审思研察,不能得也。” 纸上语书中的表面文字。相对于书中的奥义而言。《新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先生所説,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尚何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边材一路,大抵自有赋授,及耑门名家,非书生读纸上语,便可抵掌登坛者。” 至理(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