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游西迹程园纪事成咏》 全文: 邓尉复西去,盖行十馀里。 西迹山在焉,程氏园居彼。 志云无多景,潭西差胜耳。 大吏修葺之,供揽太湖水。 事成乃弗说,一涉聊为此。 高下度小岭,溪村凡经几。 到亦未逾时,坐亦未移晷。 屋虽谢丹雘,石乃多砌垒。 其松非古遗,其梅或新徙。 独是太湖近,凭栏观足底。 白浮及漫山,饤饾如置几。 何殊灵岩山,临湖榭所视。 轻舆遂言旋,卯出时逾已。 舁者觉过劳,彼亦人之子。 易马按辔行,七十犹能尔。 过午还灵岩,咨政戒怠弛。 诚驰驿观山,倍由旬弗止。 顾谓大吏云,可一再斯否。 园应还故主,吾弗更去矣。
参考注释漫山满山,遍山。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饤饾(1).将食品堆迭在盘中,摆设出来。 唐 韩愈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呼奴具盘飱,飣餖鱼菜赡。”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主人捐千金,飣餖留四坐。” (2).指摆设的多而杂的食品。 宋 黄庭坚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诗:“岁丰寒士亦把酒,满眼飣餖梨枣多。”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生肉劝酒》:“ 张 归而愠曰:‘……羊一槃,猪一槃,鸭、鷄各一槃,凡四品,槃各四巨楪,皆生物也。飣餖虽丰,岂復可食!’” (3).比喻堆砌、杂凑。 宋 杨万里 《归途观刘寺新迭石山》诗:“细看分明非飣餖,如何彫得许玲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虽为律诗,犹以韵胜,不以飣餖为工。” 余嘉锡 《论学杂著·马子才文》:“‘宛委别藏’中所收 元 人类书有二种,一曰《羣书通要》,二曰《羣书类编故事》,所列多习见,无甚珍秘,且有讹误……《羣书通要》尤飣餖简略。” (4).指词句的安排罗列。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七:“ 杨梦信 有《题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二絶》,其一云:‘学诗元不离参禪,万象森罗总现前,触着现成佳句子,随机飣餖便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