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全文: 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 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 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 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 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 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 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 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 逢神多所祝,岂忘灵即验。 依依梦归路,历历想行店。 今者诚自幸,所怀无一欠。 孟生去虽索,侯氏来还歉。 欹眠听新诗,屋角月艳艳。 杂作承间骋,交惊舌互ī。 缤纷指瑕疵,拒捍阻城堑。 以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 居然妄推让,见谓爇天焰。 比疏语徒妍,悚息不敢占。 呼奴具盘餐,饤饾鱼菜赡。 人生但如此,朱紫安足僭。
参考注释比疏即比余。《汉书·匈奴传上》:“服绣袷綺衣、长襦、锦袍各一,比疏一……使中大夫 意 、謁者令 肩 遗单于。” 颜师古 注:“辫髮之飭也,以金为之。比音频寐反。疏字或作余。”疏,一本作“ 疎 ”。参见“ 比余 ”。 悚息(1).谓因惶惧而屏息。《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 元逵 、 弘敬 得詔,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 冕 独抗章争之。”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 (2).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宋 苏轼 《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 明 李东阳 《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不敢(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